2013年10月12日 星期六

The Talk on 'Imagination of Eastern Europe' ( '2013 Hong Kong World Cultures Festival' activity series) '想像東歐'講座('2013年香港世界文化藝術節'系列活動)





About the talk:


Imagination of Eastern Europe


 Distance is always the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imagination. It can be spatial and time; it can also be a comparative relation, for example between Western Europe and Eastern Europe. This is the usual way to imagine the face of Eastern Europe, especially through representational images. The artists in “East + Europe: Eastern European Contemporary Art Exhibition” are simultaneously makers, transmitters and receivers of images representing Eastern Europe. They provide a space for viewers to imagine Eastern Europe and its artists, as they refer to discourses that are both imagining subjects and objects of imagination. Several artists from Eastern Europe and two scholars will share their experience of imagining Eastern Europe.

 Moderator: Leung Mee-ping (Curator of “East + Europe: Eastern European Contemporary Art Exhibition”, renowned local artist, Assistant Professor of Academy of Visual Arts,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Speakers: Solvita Krese (Director of Latvian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independent curator and art critic), Neno Belchev (Bulgarian artist, independent curator), Lukasz Surowiec (Polish artist and writer), Pavlina Mladenova (Bulgarian artist, art researcher, independent curator), Yunnia Yang (scholar on contemporary Eastern European art, independent curator)

Medium: English

Date: 19/10/2013 (Sat)

Time: 14:30 - 16:30

Venue: Hong Kong City Hall Exhibition Hall
 


想像附帶一個條件,那就是距離,可以是空間上和時間上;也可以是類比的關係,如西歐相對東歐,這是想像東歐面貌的慣性,尤其透過再現影像(representational images)。「東+歐:東歐當代藝術展」的創作人既是再現東歐的影像製造者、轉述者和接收者,為觀者提供了想像東歐和想像東歐創作人的閱讀空間,指涉亦是想像主體、同時是想像客體的辯證言說 (discourses)。會上將有幾位來自東歐的創作人及兩位學者陳述並分享有關想像東歐的經驗。

主持:梁美萍 -「東+歐:東歐當代藝術展」策展人、香港著名藝術家、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助理教授)

講者:Solvita Krese - 拉脫維亞當代藝術中心總監、獨立策展人、評論家)
Neno Belchev - 保加利亞藝術家、獨立策展人
Łukasz Surowiec - 波蘭藝術家、寫作人
Pavlina Mladenova - 保加利亞藝術家、藝術研究員、獨立策展人
Yunnia Yang 楊衍畇 - 東歐當代藝術研究學者、獨立策展人

日期:19/10/2013
時間:14:30﹣16:30
地點:香港大會堂低座展覽廳
語言:英語
RSVP:請填妥以下表格留座
https://docs.google.com/a/beisistudio.com/forms/d/1eij0bi_GFkSllI_6VfC8ow4bid
zLuL2RmP2dT6uBPY8/viewform


The talk alive : https://vimeo.com/81690771
Imagination of Eastern Europe Talk from AMCNN on Vimeo.

2013年10月11日 星期五

'The Pioneering Value of New Media Art: WRO Media Art Biennale 2013' written by Yunnia Yang (Full Text) 異界感官之創新價值:東歐前衛之最,波蘭媒體藝術雙年展(全文篇)


異界感官之創新價值

東歐前衛之最,波蘭媒體藝術雙年展 

文/楊衍畇

    iPhone3C產品充斥、網路媒體無遠弗屆的當代,人類對科技的渴求已近乎痴迷的境地,改變了人際溝通的方式, 當代生活形貌不斷電子化, 大量的媒體訊息混淆知識的獲取,這些現象難以當下評斷絕對好壞。然而對藝術家而言,科技的革新無異是另一種創作媒材,在創作觀念、技法與美學上的新意與挑戰。反映時代精神,20世紀初的前衛藝術運動即是要突破傳統藝術所制約的特定主題與美學規範,創新實驗的精神是必要的,超越當代人所能習於的美學經驗與觀念看法,甚至其顛覆性在媒體輿論間引發醜聞,像是達達主義或是觀念藝術,時間終究能證明其價值與在藝術史上的地位。

 典藏21世紀新藝術
    新媒體藝術發展自1960年代至今已屆50年的歷史,在全球藝術市場尚未形成收藏或交易的潮流,並非是收藏家對新媒體藝術毫不心動,別於傳統藝術,考量到軟硬體科技、作品版數等因素,新媒體藝術在市場上還未建立一套特有的收藏機制。2003年博物館界傳來令人振奮的訊息,由新藝術信託(New Art Trust)、紐約現代藝術美術館(MoMA)、舊金山現代藝術美術館(SFMOMA)以及英國泰德美術館(Tate)設立的國際聯盟計畫-「新媒體藝術事務」(Matters in Media Art),作為新媒體藝術分層收藏、保存和維護的領航計畫,並以「在時間基準下創作的媒體藝術」(time-based media art)指稱所謂「新媒體藝術」(New Media Art)。就藝術市場的表現而言,以錄像藝術大師比爾.維歐拉(Bill Viola)為例,2002年以錄像作品「增量」(Incrementation)次進入拍賣市場,倫敦佳士得以61千元美金高價賣出,2006年菲力普斯拍賣公司(Phillips de Pury & Company)拍賣2001年所作的「永恆回歸」(Eternal Return)613千美元成交,錄像藝術增值空間仍是大有可為。
 
新媒體藝術回顧與創新  盡在波蘭媒體藝術雙年展

     2013年適逢新媒體藝術誕生50周年,東歐地區最大規模的新媒體藝術節-波蘭媒體藝術雙年展(WRO Media Art Biennale)將主題為「創新價值」(Pioneering Values),向國際藝術家或策展團隊公開徵件,呈現最令人激賞的創意概念,規畫一系列新媒體藝術50周年的主題回顧影展與學術研討會,並邀請新媒體藝術發展歷程中的要角參與盛會,如實驗聲光音像的先驅者史坦娜與伍迪. 沃祖卡(Steina & Woody Vasulka)的音像作品回顧展、知名實驗錄像與行為藝術家瓦莉.艾斯波特(Valie Export)的行為錄像影展、行為藝術與身體藝術的先驅者卡洛莉.許妮曼(Carolee Schneeman)紀錄片「突破疆界」(Breaking the Frame)歐洲首演等,可見主辦單位波蘭弗羅茨瓦夫新媒體藝術中心(WRO Art Center)承先啟後、回顧展望的立意。























1. 波蘭弗羅茨瓦夫新媒體藝術中心 (/楊衍畇)

    位於波蘭西南部弗羅茨瓦夫市(Wroclaw)的新媒體藝術中心(WRO Art Center),以19世紀末歐洲首座電子磨豆機工廠改建而成,1989年「蘇東波」改革浪潮興起之際,同年創辦了WRO媒體藝術節(WRO Festivals),聚焦使用電子媒體所創作的影音藝術。除了聯想到所在城市弗羅茨瓦夫(Wroclaw)外,媒體中心與藝術節的名字WRO為「以聲音為基礎的視覺藝術」(Wizualnych Realizacji Okołomuzycznych)的縮寫,自1993年起WRO 媒體藝術節兩年舉辦一次,1995年改名為波蘭媒體藝術雙年展(WRO Media Art Biennale )。雙年展以主題性國際競賽為其特色,並邀請客座策展人規劃展演活動與研討會、專家講座,而在波蘭展期完畢後(201358日至630),在下一屆雙年展到來前(2015)將會於歐洲幾個國家巡迴展出與規劃相關影展。東歐最大的媒體藝術節,展場遍佈弗羅茨瓦夫市區18個展場,遍布國家博物館、公私立畫廊、 宮殿古蹟、猶太會堂、果托夫斯基戲劇學院、電影院、百貨公司等地, 可見主辦單位企圖將媒體藝術自然融入到日常生活當中。
 
臺灣首次參展  「水晶城市」勇奪首獎

   以「創新價值」主題向國際藝術家公開徵件競賽,本屆雙年展共收到1500件以上作品,經由國際評審小組評選出163()作品邀請展出,其中多半是來自歐美國家,亞洲國家除了4位日本藝術家及2位香港藝術家受邀外,臺灣首次於波蘭媒體雙年展獲邀展出,策展人楊衍畇以「末日感性」策展論述邀請兩位藝術家林珮淳的《夏娃克隆》與吳季璁的《水晶城市》,不僅獲得與會的國際藝術人士與當地觀眾注目與討論,吳季璁的《水晶城市》一致得到國際評審團的高度讚譽,贏得波蘭媒體藝術雙年展首獎-藝術雜誌評論與編輯大獎(WRO 2013 Award- Award of Critics and Editors of Art Magazines)。反思進步的意義與影響,《水晶城市》隱喻當代人類生活受科技媒體宰制,看似虛幻卻又如此真實,仔細體會感受到此般生活所構築的世界,有著某種如生命的律動感,亦如晶體般蔓延生長。令人驚艷的是如此複雜意念的創作卻以極具創意亦富有批判性的再現手法完成,光線隨著機械動力裝置的轉動,將所投影的物件幻化成具有穿透性的精神寓所,該物件竟是塑膠盒,現代人類所大量耗費的塑膠材質,拾回再重新尋找它的使用價值,具有環保意識,並反思人類物質文明的發展。相較於許多新媒體作品一味強調應用先進的高科技達到炫技效果,吳季璁不以炫技取勝,回歸到視覺藝術的源起特質,柏拉圖的洞穴論隱喻人類對於幻象的誤信,卻也反映著幻影在心靈層面的真實特質。觀者進入《水晶城市》作品裝置中觀看、互動,並思考作品所蘊藏反思當代生活的深層意涵,非如許多當代藝術作品以驚嚇聳動的方式讓觀眾警覺身處的當代困境,而是一種東方式的禪思哲學。


















2. 波蘭媒體藝術雙年展國際徵件裝置類作品於19世紀的巴勒斯垂姆宮(Ballestrem Palace)展出(/楊衍畇)






 












3. 臺灣藝術家吳季璁以「水晶城市」榮獲2013年波蘭媒體藝術雙年展首獎
(/楊衍畇)
 


















4. 實驗聲光音像的先驅者史坦娜與伍迪.沃祖卡蒞臨2013年波蘭媒體藝術雙年展開幕

(/楊衍畇)



 
 
 
 
 
 
 
 
 
 
 
 
 
 
 
 
 
5. 行為藝術與身體藝術的先驅者卡洛莉.許妮曼紀錄片「突破疆界」於2013年波蘭媒體藝術雙年展放映,為歐洲首演(圖版提供/ Biennale WRO 2013 © caroleeschneemann.com)


機器人世紀

    二十世紀初人類將機械視為進步的象徵,未來主義對機械美學的推崇與著迷,創造出機械式芭蕾的舞蹈語彙,機械所展現超越人體能力極限的力量,無論現實世界的科技研發或是流行文化中的科幻想像,機器人在人類世界中經濟、社會、心理、文化等各層面舉足輕重,今日科技所製造的機器人可擬仿真人的動作、眼神,甚至科技界有意圖創造出有七情六慾、能夠思考的機器人!創造機器人的初衷是為造福人類、幫助人類,天生完全色盲的英國藝術家奈爾. 哈比森(Neil Harbisson),不因為對色彩的缺憾而感到人生缺乏生命的色彩,與丹麥新媒體藝術家亞當.蒙塔東(Adam Montadon)共同合作研發由聲波來感受色彩的機器眼(Eyeborg),經過腦部手術將機器眼直入奈爾體內,奈爾以特殊的機器眼創作出許多「色彩音樂」的樂章,並公開舉辦「色彩音樂會」(color concerts)2004年英國政府准許Neil Harbisson以帶有機器眼的照片登載於護照上,成為公認合法的機器人公民。























圖6. 英國藝術家奈爾. 哈比森以「機器眼」聽見色彩 (圖版提供/ Biennale WRO 2013
© Neil Harbisson)


















7. 英國藝術家奈爾. 哈比森以「機器眼」聽見色彩 (圖版提供/ Biennale WRO 2013 © Neil Harbisson)

 
令人激賞的機器-人跨域科技表演則有來自瑞士的「鐘擺合唱團」(Pendulum Choir),是由安德荷與米歇爾.德科斯特德孿生兄弟(André and Michel Décosterd)所組成的Cod.Act科技藝術團體所研發的,此作曾獲得第16屆日本媒體藝術祭首獎的殊榮,應邀於白鸛猶太會堂(White Stork Synagogue)表演,18個油壓千斤頂的機械動力裝置上乘載著九位歌手,無伴奏的歌聲與電子音樂在裝置改變方位下,有著不尋常的聲音組合,歌手也因為身體受限於冷感的機械裝置,異化成機器人的表現性,在猶太會堂的宗教氛圍烘托之下異常詭異。「鐘擺合唱團」的創作概念在於呈現聲音與運動間的實質關係,裝置上的歌手如同感應器,當機械動力驅使歌手的身體呈不同方向的傾斜角度,或是加速移動,聲音的質感因此而改變,「鐘擺」歌手吐納氣息的總體意象猶如新世紀的生命之樹。














圖8. 瑞士Cod.Act科技藝術團體以「鐘擺合唱團」探索聲音與運動間的實質關係(圖版提供/ Biennale WRO 2013 ©Xavier Voirol)
聲音藝術出頭天 

     儘管聲音藝術始於未來主義的噪音藝術,早於其他新媒體藝術,聲音在以視覺為主的藝術世界發聲仍是相當微弱的,然近年來在創作者與研究專家的努力耕耘,突顯聲音藝術別於視覺藝術的特點,全球各大科技藝術中心與國際數位藝術節展演規劃中,聲音藝術日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本屆波蘭媒體藝術雙年展所呈現的聲音藝術作品,極為跳脫既有的思考框架,變身成聲響的競技場。國家博物館展出由奧地利藝術家盧卡斯.阿貝拉(Lucas Abela)創作的「黑膠大會師」(Vinyl Rally),公開向民眾募集舊有的黑膠唱片,在博物館館內中庭搭建成大型黑膠賽車軌道裝置,裝置下方亦有實體的賽車物件,現場觀眾可坐在這車體上,駕馭著前方液晶螢幕所出現的遙控小汽車,當小汽車行經黑膠軌道,車體與輪胎在黑膠唱片刮擦出不和諧的音效,猶如DJ製造出另類的聲音藝術,並充分表達觀眾參與及互動性的創作樂趣。









 

 










11. 「黑膠大會師」位於莊嚴的國家美術館中(/楊衍畇)

來自拉脫維亞的「細菌蓄電池第8號」(Bacteria Battery No. 8)是由RIXC科技藝術團
(Rasa Smite, Raitis Smits and Martins Ratniks三位藝術家組成)、聲音藝術家Voldemars Johansons、以及諸位拉脫維亞大學生物學者跨領域創作的聲音藝術,源自於由水生細菌發電的環保綠能概念,「細菌燃化」(Bacteria fuel)的過程中,自然、科技、生物系統、電子結構間呈現聲音結構上的美學觀點。藉由現場的八聲道音響與液晶螢幕,使觀眾在視覺與聽覺上感受到細菌生命體燃化成電流過程中的自身變化,藝術與科學跨域的實驗探索,引領觀眾注目「不可見」的世界。



 






12. 來自拉脫維亞的「細菌蓄電池第8號」演奏細菌的音像交響詩(/楊衍畇)
 
















13. 來自拉脫維亞的「細菌蓄電池第8號」演奏細菌的音像交響詩(/楊衍畇)

音像實驗

東方美學追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意境,西方美學家萊辛辯證詩畫異趣的論點,時間性藝術與空間性藝術的完美交融,一直是古今中外的藝術家所追求的藝術境界,探索聲音與影像之間的關係,新媒體藝術創作者以實驗精神不斷地開創新的跨域視野。以DJ表演概念出發的[Luto Scratch]影音互動裝置,是由波蘭藝術家帕維爾.亞尼克(Pawel Janick)與安雅.艾斯蒙特(Ania Ejsmont)所創作的,為紀念知名波蘭作曲家維托德.魯托斯拉夫斯基(Witold Lutoslawski) 百年誕辰,以作曲家的即興音樂作為打擊樂的開場,探索影像與聲音之間的關係。此裝置有三個螢幕,螢幕前各有一個黑膠唱盤, 觀眾可以單獨或與友人一起操弄唱盤,預先設定好的音樂因觀眾轉動唱盤而改變聲音的質地,液晶螢幕中的影像也受到轉動而有相似的質地變化。廣受各大科技藝術節邀請,來自德國漢堡的INCITE電子音像雙人組的現場表演看似VJ表演性質,在影像與聲音上的精確融合具有高度的藝術性,影像取材自現代性的日常生活風貌,如摩天大樓的城市景觀、機械齒輪的旋轉律動、放大日常物件的超現實奇觀等,影像變化如電子音樂的律動節奏,使觀眾身體不由自主擺動,眼球也在舞動。

新媒體藝術之「新」,對剛接觸的觀眾而言可能無法理解,「科技始於人性」這廣告台詞通俗易懂,觀眾會以互動方式直覺體會樂趣,這互動過程中在情感上、觀念上或美學上若沒有一絲的感動或觸動,充其量僅是娛樂用的遊戲機,波蘭媒體藝術節的「創新價值」從人性出發、感性實踐,科技與藝術巧思交融。






14.波蘭[Luto Scratch]影音互動裝置讓觀眾另類體驗DJ表演樂趣(/楊衍畇)
 






 
15.德國藝術家蒂娜.透娜根爾(Tina Tonagel)以實物投影機創意譜出「喜馬拉雅變奏曲」(Himalaya Variations)(/楊衍畇)




 
16. 德國漢堡的INCITE電子音像團體在影像與聲音上的精確融合具有高度的藝術性(/楊衍畇)


















17. 波蘭藝術家卡瑪.索可尼卡(KAMA SOKOLNICKA)限地製作「幻影」(MIRRAGE) (/楊衍畇)



18. 德國藝術家菲利普.亞爾圖斯(PHILIPP ARTUS)的雷射影像裝置「蝸牛軌跡」(Snail Trail) (/楊衍畇)















19. 西班牙藝術家亞伯特.梅利諾(Albert Merino)的錄像作品「當代藝術節」(The Contemporary Art Festival) (圖版提供/Albert Merino)
 






'Unveiling the Iron Curtain, Embracing the World: Overview at the Contemporary Art of Eastern Europe and Russia in Venice Biennale 2013 written by Yunnia Yang (Full Text) 走出鐵幕,擁抱世界: 2013年威尼斯雙年展東歐觀察(全文版)


走出鐵幕,擁抱世界:2013年威尼斯雙年展東歐觀察
 

/楊衍畇

    全球化的影響力逐漸因應經濟誘因、放下本位主義的國家觀點,政治地域性已然非絕對當代文化特點的成因, 跨域整合薈萃了新舊元素與多元文化。前蘇聯與東歐國家在蘇聯共黨集團解體後積極融入國際社會,政治外交、金融貿易、文化藝術上的相互交流與開放政策,使得這些過往被視為帶有集權神祕色彩的「鐵幕」國家,觀光旅遊上成為全球最熱門的景點之一,而在國際當代藝術上最具代表的威尼斯雙年展亦展露出此一區域當代藝術的關注議題與所實踐的美學特點。

解構權力   遊戲實驗

     針對威尼斯雙年展以國家館建構的策展機制,各界藝術專家早已發出不同的聲音,本屆雙年展的德國館與法國館像是淘氣的小孩互換了展館建築展出,此舉實屬兩國展覽策略為表現交流文化視野的意義;獲頒本屆雙年展國家館特別提名獎的立陶宛與塞普勒斯聯合國家館,突破了對合作對象的特定文化關聯性的認定, 策展人馬拉蘇斯卡斯(Raimundas Malašauskas)任職於維爾紐斯當代藝術中心(CAC Vilnius)時,就曾實驗將電視節目與當代藝術融合在一起,國家館以 “oO” 為策展主題,以威尼斯當地頗受歡迎的體育場 ‘Palasport Arsenale’為展覽場所,藝術與運動在此一空間場域以各種藝術形式展演與發生。威尼斯雙年展策展人吉奧尼(Massimiliano Gioni )提出「百科殿堂」的論述即是頌揚一切知識作為創作靈感的來源,“oO”的策展概念在於打破慣性的思維模式,策展人馬拉蘇斯卡斯強調其展覽是「組織的多樣形式,並非是形式的組成」(forms of organization rather than organization of forms)對藝術創作者而言,文化認同遠勝於對於國家的政治地域性的認同,像是捷克與斯洛伐克兩國雖在1993年獨立,卻從當年至今以捷克與斯洛伐克聯合國家館參加威尼斯雙年展,遴選兩國藝術家代表參展,今年以「舊地重遊」 (Still the Same Place)為策展主題,對於威尼斯之認知,跳脫了此時此景的框架,威尼斯雙年展為全球當代藝術的競技舞台,以公開徵件方式選出斯洛伐克藝術家費里安可娃(Petra Feriancova)與捷克藝術家巴拉德昂(Zbynek Baladran),前者以個人對威尼斯的記憶所形成的私人物件檔案,後者則透過檔案所體現威尼斯的心靈地圖與批判性閱讀相關於威尼斯的資料間的關係,探尋威尼斯不同於觀光效應下的私密風景,像是柔性地批判雙年展的煙硝味















1: 位在體育館的立陶宛與塞普勒斯聯合國家館。(/立陶宛與塞普勒斯聯合國家館)


2: 立陶宛與塞普勒斯聯合國家館:舞者哈莎碧(Maria Hassabi)流動位於體育館觀眾席台階的基里基庫(Phanos Kyriacou)裝置作品「11位主人、21位客人、9個鬼魂」(11 hosts,21 guest, 9 ghost;2013)之中,相映成另一種風景。(/立陶宛與塞普勒斯聯合國家館)











 
3: 立陶宛與塞普勒斯聯合國家館:在體育館走道上與迪吉亞佩特里斯(Gintaras Didziapetris)的光纖維雕塑「無題」(Untitled,2013)相遇。(/立陶宛與塞普勒斯聯合國家館)


神話引喻  待解讀的文化語境?
     俄羅斯在蘇聯解體前後依舊是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國家之一,邁入全球化的文明進程中,俄羅斯的步伐相較於其他國家可以說如飛梭般前進,廣大的領土腹地、豐富的天然資源、龐大的勞動人口與內需市場,造就了今日的經濟奇蹟,絲毫不受歐洲金融風暴影響。昔日因美蘇兩大陣營長久對峙,近乎鎖國的狀態,透過極權政體單向、片面地與外界的「溝通」,如今民主化、媒體化的當代俄羅斯屬於「地球村」的一員,然而歷史印記並不能輕易拭去,它也反映在俄羅斯當代藝術的表現語彙上,倘若對俄羅斯的歷史、政治、經濟、文化、語言等人文背景未有相當程度的理解,便會產生不解、誤解、失語的反應。由莫斯科現代藝術館(MMOMA)所舉辦的平行展「失語情境」(Lost in Translation),長期關注俄羅斯當代藝術發展的義大利籍策展人傑薩(Antonio Geusa)囊括超過百件以上的作品,是無法一眼明瞭作品的隱喻意涵,像是俄羅斯的觀念藝術「莫斯科觀念主義」(Moscow Conceptualism)迥異於歐美的觀念藝術,以「如狗的藝術家」(Artist as Dog)行為藝術挑戰並諷刺極權國家治理下的當代生活著名的觀念藝術家庫立克(Oleg Kulik), 展出裝置作品「托爾斯泰與母雞」(Tolstoy and Hens),大文豪處身於佈滿鳥獸糞便的雞籠中仍不動如山、持續寫作,強烈嘲諷當下的生存荒謬與匱乏,正是以物質文明為主的西方世界所無法體會。





4: 莫斯科現代藝術館所舉辦的平行展「失語情境」(Lost in Translation)展出奧列格.庫立克(Oleg Kulik)的裝置作品「托爾斯泰與母雞」(Tolstoy and Hens)(攝影/楊衍畇)

        莫斯科現代藝術館另一個平行展 「卡姬」(Katya)由冬宮美術館當代藝術部門主任奧捷可夫(Dmitry Ozerkov)擔任策展人,將美國實驗影像藝術家巴特.多薩(Bart Dorsa)拍攝一位俄羅斯女子卡姬身體變化的影像再現於全然黑暗的空間中,卡姬自三歲就隨母親進入東正教修道院,度過十年的清規生活,十三歲離開修道院,自此次文化就在她身體上烙印。昏黃的燈光照映在卡姬的臉部、肢體、手臂等處的影像異常詭異,除影像外,還以立體雕塑再現另一種身體的美感,光線、雕塑、空間與觀者的身體交互關聯下,彷彿沐浴於古希臘神殿的永恆美感中,影像尺度大小在空間中的安排更是富饒意趣,身體的幻影劇場為卡姬塑造出曖昧詭異、前衛另類、永恆古意的矛盾個體形象,當代個人神話就在這幽微細膩卻又大膽創新的策展手法中體現。
 5: 莫斯科現代藝術館平行展 「卡姬」(Katya)展場散發出詭異的氛圍(攝影/楊衍畇)

6: 莫斯科現代藝術館平行展 「卡姬」(Katya) 由冬宮美術館當代藝術部門主任奧捷可夫(Dmitry Ozerkov)策展(攝影/楊衍畇)

神話形式在蘇聯時期的社會寫實主義藝術中為主要表現手法,而反諷社會寫實主義的蘇聯普普(Sots Pop),亦採神話形式以幽默手法破除對權威的崇拜。本屆俄羅斯國家館的策展主題為「黛娜耶」 (Danae),莫斯科觀念主義藝術家札可洛夫(Vadim Zakharov)展現一貫浪漫特質,以宙斯變身成黃金雨回應人間美女黛娜耶誘惑的希臘神話為警世隱喻,展覽館分為上下兩層,女性觀眾始能到下層平面,由上層灑落的金幣不斷向下層墬落,女性觀眾必須撐著傘保護自身,這其中象徵隱喻不言而喻,藝術家巧妙安排展覽館空間結構與觀眾的參與行為,再現黛娜耶神話的當代意涵,札可洛夫強調此作並無任何的性別歧視,僅是忠於神話本身,卻不禁令人聯想多數男性在金錢世界中追逐權勢、身分地位,贏得女性的歡心,雖擁有許多外在的財富與名望,內在卻空洞匱乏,藝術家在展場的牆面留下給普世大眾座右銘寫道:「該是告白我們的魯莽、慾望、自戀、挑釁、虛假、瘋狂、貪婪、譏諷、偷竊、投機、浪費、貪食、誘惑、 羨慕與愚笨。」


  7: 俄羅斯國家館展出莫斯科觀念主義藝術家瓦吉姆.札可洛夫(Vadim Zakharov)的「黛娜耶」 (Danae),女性觀眾進入下層展場必須撐著傘以避免被上方灑落的金幣砸傷。(/ Vadim Zakharov)

 






























8: 俄羅斯國家館「黛娜耶」位在展場上方的男子。(/ Vadim Zakharov)

藏危機的新世界 
 
    像是硬幣兩面,任何改變皆可能為原有的國家社會帶來正面與負面的影響,全球化的發展可以溯及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對西方世界而言是能與殖民地在民生經濟上互通有無與更龐大的利益考量,但對殖民地卻是更大的風險與災難,暫且不論哥倫布對當地文化的巨幅改變,這其中的改變潛伏著人的意志無法掌控的-病毒,直至科技發達的二十一世紀,當人類遭逢新病毒,總是人心惶惶,恐慌與不確定性蔓延在你我之間。馬其頓國家館以「沉默病變」(Silentio Pathologia)為主題,呈現藝術家海吉瓦希列娃(Elpida Hadzi-Vasileva)關注全球化時代因遷徙、旅遊與國際貿易潛藏著病毒流行的危機,包括蠶絲、貂皮、鼠皮等物件,皆成為藝術家裝置空間的物件元素,當觀眾進入作品便會震懾這些常見物件的隱憂。時間或許會讓人縫合戰爭的創傷,卻無法讓人今日全然免於生存的恐懼,匈牙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有許多未爆彈,這些未爆彈改變了預設的史實,卻也為未來的歷史增添了變數,匈牙利國家館主題「未爆彈」(fired but unexploded)除指涉這些實體隱藏在真實環境的未爆彈,更隱喻當代生活當中藏匿了許多仍未發生、未來卻隨時都可能引爆的危險,這種不確定性既反應在個人生命裏,亦瀰漫在整個國家社會的大環境中。

9: 馬其頓國家館「沉默病變」(Silentio Pathologia) 關注全球化時代因遷徙、旅遊與國際貿易潛藏著病毒流行的危機。(/ Elpida Hadzi-Vasileva)



10: 馬其頓國家館藝術家海吉瓦希列娃(Elpida Hadzi-Vasileva)關注全球化的病毒危機。(/ Elpida Hadzi-Vasileva)
    拉脫維亞國家館以空間裝置回應了此般不確定性的感受,策展主題為「北北東」(North by Northeast),意指拉脫維亞在前蘇聯時期在地理上視為最西方的區域,獨立後融入歐盟共同體,卻又位在歐洲北北東的方位,相對位置由西方轉為東方,這些自蘇聯解體獨立的歐洲國家,多數有著抗拒被稱為「東歐」國家的情結,「東歐」會令人聯想到過去被蘇聯統治的歷史記憶,相較於西歐在物質文明上匱乏、經濟實力低落,這個地區的人民當初歡欣鼓舞地迎接新的自由民主,主體的身分認同卻也掀起波瀾。藝術家薩爾馬尼斯(Kriss Salmanis) 將一株大樹倒吊在展覽會場中央,來回擺盪著,令觀眾不安,卻有劇場式的奇觀特質,觀眾必須專注於大樹的擺盪,而展廳牆面陳列的是藝術家波德尼克斯(Kaspars Podnieks)聚焦拉脫維亞鄉下民眾的攝影,暗示著即便是全球化、歐洲整合的影響力,鄉間對大自然的依存關係依舊如昔,亦可以個人意志兼容並蓄過往的美好與新的改變。











11: 拉脫維亞國家館以空間裝置回應身處當代不確定性的感受。(/ 拉脫維亞國家館)



12: 中亞國家館策展主題「冬天」(Winter)隱喻此一區域的政治社會的困境,圖為Ikuru Kuwajima的攝影作品「亞斯塔納的冬日城市景致」(Astana’s Winter Urbanscapes)(/ 中亞國家館)
凝視慾望 失序中尋創意
     個人慾望與共產體制所強調的集體性、公眾性是相互牴觸的,資本主義國家刺激內需消費的經濟政策,以高消費力表彰個人的社會地位的文化,這對解體後的前蘇聯國家極為羨慕,亦加快腳步進行私有化,吸引外資駐地投資,改善國內經濟體質,以融入歐盟大家庭。儘管個人慾望在共產社會被打壓,總會找到另一個出口釋放,波士尼亞藝術家米爾揚諾維奇(Mladen Miljanovic)在進入藝術學院之前靠著雕刻墓碑維生,他發現人們總是希望將自己所欲求的物件或所享望的世界刻畫在墓碑上,對他而言這些意像是永恆的享樂,以寫實技法所再現的意象,令人有如普普藝術媚俗的感受。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國家館的主題為「享樂花園」,正是米爾揚諾維奇以文藝復興時期波希(Hieronymus Bosch)名作「享樂花園」(The Garden of Delights)與他對當代人類慾望的觀照下的當代詮釋。當私慾集結在一起,畫面顯得相當的突兀,集體社會過度強調私慾導致荒謬局面。主題館另一件錄像作品「荒謬的甜蜜交響樂」(A Sweet Symphony of Absurdity),交響樂團團員一一出現在大片綠地上演奏著手上的樂器,每位樂手隨心所欲演奏著自己喜歡的音樂,當樂手人數愈多,音樂愈是荒腔走板,失去交響樂應有的和諧。即便是民主時代高唱集體性,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國家館在距離上次參加威尼斯雙年展相隔十年,重回到國際當代藝術的舞台,以米爾揚諾維奇創意的再現方式實踐特殊觀點,東歐當代藝術確有別於西方的發展。
13: 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國家館的主題為「享樂花園」(The Garden of Delights) 觀照當代人類慾望。(/ Mladen Miljanovic)









14: 波士尼亞藝術家米爾揚諾維奇(Mladen Miljanovic)「享樂花園」中的錄像作品「荒謬的甜蜜交響樂」(A Sweet Symphony of Absurdity) (/ Mladen Miljanovic)

    日常生活中尋找不尋常性,自舊物件引發對過往的記憶與自由聯想,是超現實主義的
 實踐哲學,塞爾維亞國家館「你我零距離」(Nothing between Us)展出佩瑞克(Vladimir Peric)的「童年博物館」(Museum of Childhood)與湯米克(Milos Tomic)的「音樂日記」(Musical Diaries)的兩位藝術家分別以收集童年玩具的舊物件與發現日常生活中的聲音,傳達出潛意識所內化的意象與感知來自於現實世界的一切可能性佩瑞克將二十年來於跳蚤市場與二手商店收集無數的米老鼠玩偶,低限而工整地黏貼於展場牆面,形成3D立體的壁紙,反映著全世界的小朋友與大朋友對迪士尼卡通的共通記憶與在某個時期對某種物件的依戀。湯米克以錄像記錄他對聲音非技術性的實驗探索,吹奏口琴與壁鐘的鐘響對話、惡作劇般按鄰家門鈴所發出的聲響與鄰居不滿的聲音、對各種物件打擊、吹奏或使之發出聲響,這些聲響實驗的片段拼貼出藝術家即興音樂的創意。東歐當代藝術的特質在於其藝術實踐仍保有蘇聯前衛藝術運動與超現實主義的思想與美學,藝術家試圖在強調秩序的體制與失序的真實人生之間的緊張關係中找到各種創意的可能性。




15: 塞爾維亞國家館展出佩瑞克(Vladimir Peric)以米老鼠玩偶所構成3D立體的壁紙。(/ Vladimir Peric)












16: 塞爾維亞國家館開幕表演邀請義大利聲音藝術家吉巴爾第(Fracesco Il Bol Gibaldi) 創意演奏由腳踏車管組成的樂器,與展出藝術家湯米克(Milos Tomic)「音樂日記」(Musical Diaries)探索即興音樂的實驗精神相呼應。(攝影/楊衍畇)
歷史記憶  私密回應
 

    前南斯拉夫國家被喻為「巴爾幹半島的火藥庫」,此地區的種族、宗教、語言、文化的複雜與多元使和平共處成為世界所期許的,科索沃在今年首度參加威尼斯雙年展,前南斯拉夫國家在本屆雙年展全員到齊(包括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塞爾維亞、蒙特內哥羅、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馬其頓與科索沃),具有歷史性的意義,為求共榮共存,文化的包容性是可以超越意識形態的差異與矛盾。2008年科索沃獨立,塞爾維亞嚴正表示不承認科索沃的國家實體,雙方幾乎毫不往來,然而近幾年經歐盟調停兩國的關係,自2011年起兩國關係逐漸正常化,為巴爾幹地區的和平展露曙光。科索沃國家館代表藝術家海里拉依(Petrit Halilaj)從自身流離遷徙的記憶出發,當科索沃戰爭於1998年爆發,年僅13歲的海里拉依與家人被安置在阿爾巴尼亞的難民營中,若非親身經歷是難以想像面對戰爭與難民營生活的困頓感受,海里拉依在展場建構了一個盤中錯節的空間裝置,由無數的樹枝、樹根所構成如巢穴般的庇護所,其底座大部分呈懸置狀態,令人感到不安與脆弱,似乎隨時就會垮下來,而觀眾可進入這庇護所空間感受藝術家最為私密的生命經驗,在此可從樹枝間的縫隙看見戶外的小鳥,顯露出藝術家樂觀看待未來。兼具雕塑與建築特質的「無題」(Untitled)表現內外空間感受的反差性,藉由藝術家個人經驗與記憶表述科索沃的存在狀態。







17: 科索沃國家館藝術家海里拉依(Petrit Halilaj)從自身流離遷徙的記憶出發,在展場建構一個庇護所的空間裝置。(/Petrit Halilaj)






18: 科索沃藝術家海里拉依(Petrit Halilaj)從庇護所往外看到未來與希望。(/Petrit Halilaj)

以行為藝術回顧雙年展
雙年展主題館「百科宮殿」策展人吉奧尼(Massimiliano Gioni)以更寬闊的視野、更開放的態度看待當代藝術,本屆雙年展最佳藝術家金獅獎頒給主題館的英國藝術家提諾.塞加爾(Tino Sehgal),以人聲與行為模糊藝術的界線,為雙年展開拓另一種展出的可能性,觀眾可從任意時間加入注目,也可以隨機地抽離,建構出屬於自己的審美時空。出生於塞爾維亞的行為藝術教母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c), 早在1997年以「巴爾幹巴洛克」(Balkan Baroque)獲得威尼斯雙年展最佳藝術家金獅獎的肯定,近年來努力推廣與建構續存行為藝術的機構,使得行為藝術在當代藝術發展上不再是未定位的非主流藝術。行為藝術在本屆雙年展是贏家之一,羅馬尼亞國家館以行為藝術再現「非物質性的威尼斯雙年展回顧展」(An Immaterial Retrospective of the Venice Biennale),思索威尼斯雙年展賦予當代藝術作品偉大性與不朽性,這些作品往往是藉由有形物件而轉化的,由兩位藝術家琵瑞奇(Alexandra Pirici)與裴爾姆斯(Manuel Pelmus)操演幾位身體藝術工作者,以肢體展演過去曾在威尼斯雙年展展出的作品,包括1924年蘇聯館展出馬列維奇(Kazimir Malevich)的「黑圈圈」(Black Circle)1976年德國館波依斯(Joseph Beuys)的「電車站.未來紀念碑」(Tram Stop. A Monument to the Future)2003年丹麥館埃里亞森(Olafur Eliasson)的「反視狀態」(La situazione antispettiva)2007年俄羅斯館展出藝術團體‘AES+F’的「最後的叛亂」(The Last Riot)等作品。偌大空曠的白盒子,沒有實體的展覽作品,有的是藝術家與身體藝術工作者的勇氣、毅力與創意,當他們與觀眾同在現場,共時性地分享展演與凝視,共創當下的偉大性。
 






19: 克羅埃西亞國家館藝術家米亞托維奇(Kata Mijatovic)在網路建構「夢境檔案」(Dream Archive),觀眾得進入展場中騰空於地面的鐵籠裝置中,內有筆電可上傳自己的夢境資料至藝術家建構的資料庫,藉此理解人類的存在與存在的本質。(/ Kata Mijatovic)





20: 喬治亞國家館的藝術團體Bouillon Group表演「宗教體操」(Religious Aerobics)反諷現代人不加以理解而盲目信仰。(攝影/楊衍畇)






21: 烏克蘭國家館「重讀紀念碑」(The Monument to a Monument)充滿懷舊意味,圖為里德尼(Mykola Ridnyj)的雕塑作品。(/烏克蘭國家館)







22: 羅馬尼亞國家館以行為藝術再現「非物質性的威尼斯雙年展回顧展」(An Immaterial Retrospective of the Venice Biennale),圖為再現2003年丹麥館埃里亞森(Olafur Eliasson)的「反視狀態」(La situazione antispettiva)(/ 羅馬尼亞國家館)
 
23: 羅馬尼亞國家館再現2007年俄羅斯館的藝術團體‘AES+F’「最後的叛亂」(The Last Riot) (/ 羅馬尼亞國家館)




































24: 在羅馬尼亞文化與人文研究中心(Romanian Cultural Institute)的羅馬尼亞國家館第二展場,舉辦以獨立策展人米胡蕾(Anca Mihulet)策畫「嘗試回應待解讀的歷史」(Reflection Center for Suspended Histories)主題展,對於羅馬尼亞文化與人文研究中心自1930年代於威尼斯成立以來所不熟悉卻又在當時很重要的事件與記憶。圖為行為藝術家米海緹亞紐(Olivia Mihaltianu)的「吸菸廳」(Smoking Room)擬仿深受人民愛戴的羅馬尼亞瑪莉皇后(Marie of Romania, 1875-1938)的生活情境。(攝影/ Stefan Jammer)




































25: 羅馬尼亞「嘗試回應待解讀的歷史」主題展: 藝術家摩多凡(Sebastian Moldovan)限地製作「副作品. 排水系統裝置」( Side-works. Sanitary Installation)(攝影/ Stefan Jammer)


放大感知官能
    將藝術焦點從視覺移轉到其他感知探尋的關鍵在於杜象,他曾探索存在於
現實世界不可見的能量,對波蘭藝術家斯莫連斯基(Konrad Smolenski)而言,聲音能量的震撼性是可以形塑成聲波雕塑,利用延遲與回響的聲音作用達成聲音幻象,斯莫連斯基實踐龐克搖滾美學與低限精準處理聲響,讓民眾能感受到能量的竄流與聲音線性的傳導。波蘭國家館展場中,兩個巨大銅鐘相對著、其後各有多聲道喇叭與共振物件裝置,首先由銅鐘發出聲響,聽來就像是教堂鐘聲,隨著第一波的鐘聲逐漸停歇,第二波喇叭聲響則迴盪著鐘聲的餘音,之後變形成雜音、噪音,第三波則是聲波轉化成動能,觀眾身體靠在共振物件裝置的平面上,會感受到強大的振動,斯莫連斯基藉由此一聲音裝置讓觀眾感受聲音的純粹性,放大對聲音的感知,當聲音的能量由低限到極限時,歸零到無聲,心靈頓時得到沉澱洗滌。這件作品的聲響能量,對於威尼斯的聖艾蓮娜島(Santa Elena island)的居民而言過大而反應干擾他們的生活,波蘭館主辦單位決議目前暫停開放,經裝置調整後會重新開放。




  26: 波蘭藝術家斯莫連斯基(Konrad Smolenski)聲音裝置中的銅鐘。(/ Konrad Smolenski)


































27: 波蘭藝術家斯莫連斯基(Konrad Smolenski)的聲音裝置利用延遲與回響的聲音作用達成聲音幻象。(/ Konrad Smolenski)













28: 蒙特內哥羅國家館「意象思考」(ImageThink)以藝術家佩裘維奇(Irena Lagator Pejovic)的詩意空間裝置引領觀眾開拓想像與感知交互作用的冥想空間。(/Irena Lagator Pejovic)
 
獨特觀點  強烈風格
    全球化時代媒體訊息無遠弗屆,全世界各地人們的生活習性與思維模式顯現同質化的趨勢,各大國際當代藝術展覽的作品亦有相似的觀念主題與表現手法,儘管東歐藝術家意欲登上國際當代藝術的舞台,希望作品語意能被解讀與認同,綜觀本屆威尼斯雙年展東歐國家的當代藝術,仍保有與其在地對話的獨特觀點,其手法更突顯出自成一格的意象符碼。受「百科宮殿」主題館邀請的波蘭藝術家阿爾薩梅(Pawel Althamer)展出限地置作(site-specific)的「威尼斯人」群組雕塑,與父親的塑料工廠合作,他首先以塑膠形塑威尼斯當地人的面孔與手部,之後再與由帶狀塑膠所組成的軀體結合,寫實的面容與扭曲解體的軀幹呈強烈對比,彷彿進入到鬼魅般的幽靈城市。九十尊的「威尼斯人」包含古代與當代的威尼斯人的形象,藝術家以古希臘雕塑為概念基礎製作雕塑,他認為身體是通往靈性世界的關鍵,透過他的雕塑形體,似乎超越時空將過往今來的威尼斯人再現於此時此地,身處在威尼斯雙年展的觀眾也在當下感受到自身的靈性。馬可波羅在這艘時空船梭上領航著東西方的貿易,十三世紀開啟了威尼斯在絲路上的據點,亦為全球化進程中代表事件,本屆威尼斯主題館以「絲綢地圖」(Silk Map)邀請以編導式影像探討全球化議題的俄羅斯當代藝術團體 ‘AES+F’,所展出的三件作品,包括出自2010 年「特立馬喬的盛宴」(Feast of Trimalchio)三部曲中的「金船抵達」(Arrival of the Golden Boat)攝影作品、出自2011年「神聖寓言」(Allegoria Sacra)的「全景二號」(Panorama No.2) 攝影作品與出自2007年「最後的叛亂」的「構圖四號」(Composition No.4),三者皆出自動態的錄像裝置,每件作品都與古代文學、藝術史、宇宙觀有著深厚的關聯。「特立馬喬的盛宴」象徵媒體所塑造的天堂世界,美麗假象令生命更加空虛,「神聖寓言」與文藝復興威尼斯畫大師喬凡尼.貝里尼(Giovanni Bellini)同名作品對話,意謂在全球化的十字路口,思索人類文明的未來是走向光明或黑暗,而「最後的叛亂」隱憂下一代在虛擬的網路世界中自我摧毀。‘AES+F’的影像作品是一種對全球化警世的寓言,僅管觀眾不見得知道作品名稱的典故,對於畫面上的俊男美女人物所表態的身體語言,從大眾媒體的行銷邏輯早就置入在觀眾的潛意識中。

29: 「百科宮殿」主題館展出波蘭藝術家阿爾薩梅(Pawel Althamer)的「威尼斯人」群組雕塑。(攝影/楊衍畇)



30: 威尼斯主題館展出俄羅斯當代藝術團體 ‘AES+F’「特立馬喬的盛宴」(Feast of Trimalchio)三部曲中的「金船抵達」攝影作品、「最後的叛亂」(The Last Riot)中「構圖四號」雕塑。(/AES+F)